(陈华文)“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没跟你们好好告别,我要回武汉了……”6月1日,云南施甸二中挂职副校长张文军,在师生们午休之际,百感交集地在学校教师微信群发了一条信息,默默踏上返程之路。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但谈及在云南挂职工作的几百个日日夜夜,他内心依然感慨。
张文军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数学教师。2022年5月,近50岁的张文军,奔赴云南施甸二中开展教育帮扶。
施甸二中地处该县由旺镇,是典型的山区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室没有现代化多媒体黑板,难以实现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宿舍没有厨房、厕所与洗漱间等这些基本保障。
张文军一边熟悉情况,一边四处奔走,终于申请到5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建设了设备智慧录播室、改造了7间公共澡堂、安装了环形跑道路灯,这些硬件设施大大改善了学校基本生活条件。同时,张文军主动联系社会爱心单位和个人,为施甸二中捐赠了36套多媒体教学黑板、电脑打印机及体育办公用品。
在诸多工作中,张文军觉得尤为关键的,就是地大专项帮扶的施甸二中攀岩场项目。该项目是地大结合本土学生特长和大学学科优势而开创的特色项目。在攀岩墙竣工后,围绕攀岩,张文军继续做了一系列“文章”:2023年,他组织全县20名体育教师,参加国家初级攀岩指导员培训,并获得攀岩指导员等级证书;申办保山市“奔跑吧·少年”青少年攀岩邀请赛……
在张文军看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于施甸二中而言刻不容缓。于是,他利用帮扶干部的纽带作用,积极开展院校合作办学,先后组织施甸二中与地大、保山学院、滇西大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开展了支部共建、特色办学、教研培训等多方位帮扶活动。
为提升施甸二中生源数量与质量,张文军从帮扶第一年开始就主抓招生工作,带领教师们,不辞辛苦进校入户开展招生宣传工作。他翻山越岭开展家访并看望留守儿童家庭,并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张文军的妻子听到这些帮扶事迹非常感动,主动帮扶了一名初二学生,并承诺帮扶孩子直至高中毕业。张文军的儿子也耳闻目染爸爸在云南边疆地区的帮扶工作,在2023年9月入伍。
两年帮扶工作,如张文军的微信名“黑夜桔灯”一样,用微弱的光照亮着教育的远方,温暖山区的学校。张文军说:“在云南施甸二中帮扶工作的几百个日日夜夜,我深深懂得山区需要优质的教育,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如今,他虽然回到了武汉,但一直惦记着山区里的孩子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