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李倩倩报道 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厕所虽小,体现文明,牵动民生。6月中旬,全省农村改厕现场培训会在临汾市汾西县召开,研究解决2024年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和新改厕工作,要求扎扎实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培训结束后,农村厕所的方寸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坐标临汾市汾西县,率先交出了亮丽“答卷”。
“以前的厕所用一句老话讲就是‘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厕所臭气熏天,无从下脚,现在好了,墙上和地面上都铺了瓷砖,还安了冲水式马桶,打扫起来也比较方便,现在我们的生活也跟城里人一样了。”家住汾西县僧念镇段村的孟志昌,将家里的原来的旱厕改成了冲水式厕所,日常如厕体验大大提升。而他的这份获得感,早在去年就开始了。汾西县的这份关于厕所革命的亮丽“答卷”,也是从去年就开始作答。
2023年,汾西县下大力气推进厕所革命,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问题多的现状,汾西县集中攻坚4个月,高标准改厕3433户,新建公厕107座、化粪池9座,占历年改厕工作量的34%,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从45%提高到69%,蹚出了山区县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新路径。
“我们推行个性化改厕服务,村民可以根据常住人口结构、原有厕所结构、群众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改厕模式。”汾西县段村党支部书记李佳莉介绍,农村改厕不仅要因地制宜,改厕还要与污水处理同步进行。
盛夏六月,走进汾西县永安镇太阳山村,平坦整洁的道路直通村民家中,房前屋后整洁有序,一个个污水处理站犹如一座座小花园。“我们村实行分散式污水处理站,每3到5户村民修建一个污水处理站,村民的餐污、厕污通过提前铺设好的管道,进入这个污水处理站后,先进入到化粪池,紧接着流入过滤池,之后又到了旁边这两个发酵池,发酵达标之后就自动流入农田了。”汾西县太阳山村党支部书记陈志华介绍,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不仅解决了村民污水排放问题,还变“废”为“宝”,将处理后的污水再次用于灌溉农田。
农村改厕,建好是前提,管好是关键。在汾西县永安镇桑原村,集中管理全村粪污清掏转运、集中处理站管护等后期管护工作,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污,按照有机肥料出售,村集体收益用于户厕维修,实现收益共享,变“自行管”为“集体护”。村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改厕带来的新体验,还能使用发放的积分到扶志驿站兑换物品。随着“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不少村民甚至掏出比改厕更高的费用,将家里的厕所“美颜”一番。
厕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发展的注脚。汾西县这份关于厕所革命的“答卷”,尚未答完,全县的“厕所革命”还在加速推进中。按照计划,汾西县今年年底前要完成 2710户改厕任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将达 85%以上,到2025年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在全省农村改厕现场培训会上,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久久为功把农村改厕这项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引领乡村建设,为加快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多汾西样板、作出更多汾西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