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202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颁奖典礼在沪举行,14项大奖逐一揭晓,202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也随之圆满落下帷幕。
据介绍,本届“壹戏剧大赏”共收到155个申报剧目,申报奖项超过600个,刷新了历届申报数量纪录。参评剧目呈现出年轻态、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申报主体不仅有国有院团、民营剧团,还有高校剧社、戏剧工作室以及众多新的演艺机构、文艺表演团体。申报的演出类型除了话剧,还有戏曲、音乐剧、儿童剧、舞蹈剧场、沉浸式演出等,体现出“壹戏剧大赏”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从入围提名奖名单的20余部剧目,评审产生了年度各大奖项名单,其中,《长恨歌》(上海话版)荣获“年度大戏”,“年度最佳男女演员”则由《事实的有效期》的刘炫锐和《你好,疯子》的万茜分获。
《静静的顿河》获“年度最佳引进剧目”。执导《奔月》的查文渊,获“年度新锐导演”。《事实的有效期》以小中见大,小中见深的剧场空间特点,以及出人意料的剧情翻转、一气呵成,获“年度最佳小剧场”。《浮士德》分别捧得“年度最佳舞美”和“年度经典复排”两项大奖。今年新设的“年度最佳制作人”由《大真探赵赶鹅》的周丹、赵海春首获。同样是今年分开设置的“年度最佳改编剧本”、“年度最佳原创剧本”,最终分属《从金钟到莫斯科》的潘惠森和《倒数婚姻》的黄致凯。年度“中国话剧杰出贡献奖”颁给了话剧表演艺术家俞洛生。
香港话剧团始终坚守文化使命,勇于探索,近年来创作演出了许多极具艺术品位的有广泛影响的舞台作品,同时积极将香港戏剧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内地观众。《请问最近的无障碍厕所在哪里?》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独特的艺术呈现,引发了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团、一剧”,也因此分别获得了“年度媒体关注奖”。
“全城有戏”全民大舞台,首次以静安14个街镇设置分会场,包括商圈广场、小区门口、传统古戏台等30余处演出点位如春日繁花,充分展现了社区和市民的文化创意,共展演优秀群众文艺80余场。同时吸引了包括湖北夷陵、江苏启东等地特色文旅项目登台展示,成为静安文旅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为期14天的音乐剧《爱情神话》张园特别快闪店,吸引了近万人观展,提升了张园地标影响力、拉动了周边消费;“全城有戏——欢乐马戏巡游”以大宁商圈为落点,推出了9场深入商场、嵌入品牌的演艺活动;首次推出的戏剧修炼地图打卡活动,覆盖静安21个代表性点位,累计发放3万份地图,吸引市民旅客在静安观光消费。
在久光百货、苏河湾万象天地、久光中心三处商业地标,分别设立的户外艺术装置——戏剧“任意门”,在近2个月的活动期间,“出门遇见戏剧”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地铁2号线打造的“静安戏剧谷专列”,满载戏剧感、高颜值,首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与市民不期而遇;由静安4个图书馆点、7家商场、6家剧院共同参与的戏剧图书漂流活动,累计传播500多本戏剧艺术书籍,为市民带来剧场之外的文化体验。
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静安音乐节(原“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再度实现静安文化节庆品牌“三节汇”。
静安区人民政府推出的“剧目补贴+绩效奖励”新机制,成为吸引优秀剧目参演静安戏剧谷、并参与静安公益艺术普及的重要举措。据统计,年度“名剧展演”24部剧目104场演出,共有5万多人次购票前往剧院观演,部分场次一票难求,预期票房总收入超1500万元,举办“不止在剧场”等戏剧公益普及活动50多场次,其中部分活动走进了商业空间,实现艺术与品牌的跨界联动。
首次举办的静安音乐节多点齐发、唱响全区。其中,上海文化地标百乐门,与静安公园的大草坪舞台、街头艺人点位形成了两大主会场、一个街区点位,打造了持续的“音乐热点”,现场观演人数达5万余人次;兴业太古汇、MOHO Mall、苏河湾万象天地、大宁国际商业广场4大商圈分会场,共约30万人次观演。静安音乐节6天共演出50场次,超过200位国内外艺人逐一登台献艺,商圈同比去年同期客流提升近20%。
设置在兴业太古汇的静安咖啡文化节线下市集,汇聚了国际连锁、国内精品咖啡品牌,在咖啡市集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收获普遍好评。兴业太古汇主会场,以及中信泰富广场、大宁音乐广场分会场,累计销售额近300万元。
三节品牌叠加、资源共享,同时发力于主要商圈、重点街区,并与品牌活动、消费需求精准对接,成功打造了“文旅+商业”静安文化品牌新样式,三节拉动300多万人次参与现场活动,宣传触达2600万人次以上,相关商圈消费同比增长16%,发出了静安文旅的最大声量。
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胡慧芬介绍说,本届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活动超出了预期目标,14个社区30多个舞台,2000组家庭参与“中外家庭戏剧大赛”,打造了“人民城市”的人民节日;“名剧展演”引爆演艺市场,吸引了一大批市民跟着排片“追剧”,多部剧目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文化现象,培养了一大批购票观剧的新观众;以文化品牌活动为切入点,推进文商旅体展融合,经过多年深耕,已经形成了“静安样本”。(邓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