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题#饺子导演已闭关#冲上热搜第一。据悉,《哪吒2》主创团队年后经过短暂的休整,现已进入了新的创作周期。
业内人士表示,可可豆是一个专注创作的团队,希望影迷理性打卡,不要影响导演和团队的创作。
其实,饺子导演在采访中不止一次说过:“早点让我回归到闷起头来创作的阶段吧,我是喜欢独处的人。”
医生家庭出身的饺子,几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医药专业,并于1999年考进华西医科大学(现并入四川大学)。
2003年,大学毕业的饺子做出一个惊人之举:进入一家数码影视公司,从事三维动画创作。短暂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辞职在家专心创作。
饺子回忆,“衣”服基本没买过新的;“食”物上以素食为主,母亲经常买超市特价菜。
旅“行”,更是天方夜谭,绝大多数时间就在客厅、卧室、厕所“三点一线”打转。
2008年,饺子制作的16分钟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震撼了中国动漫界,一举获得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30多个奖项。
《打,打个大西瓜》走红后,饺子成立了个人工作室“饺克力工作室”,但情况没有太多好转,常常靠接广告外包维持运营。
2015年,饺子接到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是光线传媒彩条屋影业公司总裁易巧。
当易巧得知《打,打个大西瓜》是由一个人用一台电脑完成后,他第一时间赶往成都,决定投资饺子。
剧本磨了两年,前后改版66次……饺子身兼导演、编剧多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结合,以颠覆性的改编,打破了传统的哪吒形象。
《哪吒1》于2019年正式与观众见面,创下逾50亿元票房和1.4亿观影人次的纪录。
2019年夏天,《哪吒1》路演结束,饺子就开始闭关创作续集。但没想到,难度远远超出了预期。
饺子说,拿到剧本后,“分镜师是懵的,特效师也是懵的,不知道该怎样入手”。
但他坚持:“我们不图快,只图好,一定要把资源用到极致,要对得起观众。”
比如破“穿心咒”的情节,还原了原故事中“剔骨削肉”的名场面,但怎样在表现痛感的同时,既不能血腥,又有凄美之感?
饺子团队从防盗玻璃找到灵感,密密麻麻的碎片仍会闪闪发光。他们将哪吒被撕裂时的600块碎肉,每一块单独做切割,切完后再用动画的形式,按照镜头的节奏一块一块拼合上去。
铁锁链镜头也是电影的重头戏之一。成千上万的妖族被困在海底炼狱,每个身上都缠一条锁链。交战时锁链随之甩动,不但要乱中有序,还要摇曳出美感。
技术人员对每条锁链进行独立运算,甚至专门开发了一个自动化的锁链工具,可以自动寻找用来挂锁链的指定模型,生成并解算曲线用来代替实际的锁链进行设计,开发出“动态美感”算法,最终完成了片中的第一场大场面打战。
在《哪吒1》中,受技术所限,大规模的海水制作没能实现。到了《哪吒2》,哪吒不仅能“下海”,还能“开海”“闹海”。他们曾寄希望于找一些国际团队来帮助完成,但效果并不理想。
最终,是138家中国动画公司,乃至整个中国动画行业将自己“最硬的龙鳞”给了《哪吒2》,给了追梦人饺子,托举起这部目前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作品。
《打,打个大西瓜》片尾,那个28岁的年轻人用一个长长的名单向前辈致敬。名单上有迪士尼,有万氏兄弟,也有手冢治虫。
十几年后,在《哪吒2》的采访里,当被问到“除了哪吒之外,还喜欢哪些动画”时,饺子会心一笑,如同抽中题库般“报菜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全系列、宫崎骏全系列、押井守全系列……
他在专访中说,我有一种死磕的性格,但生命不就是这样的吗?人类的基因底层就决定了要经历长久的痛苦,才能获得片刻的欢愉。
网络短视频里,《哪吒2》3年的后期制作里,饺子几乎把70%的镜头表演了一遍,包括太乙真人、土拨鼠,以及石矶娘娘的铜镜……
正是这份对动画的热爱,支撑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最终让《哪吒2》成为全球动画片的巅峰之作。
“我没想过退休,希望能一直做动画,哪怕到生命最后的那一刻。”饺子在接受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