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网报道,近日,有网友反映长沙一网红湘菜馆厕所标识是“男性爬墙偷窥”,疑似默许男士偷看女士如厕,引发争议。这并非第一次公厕标识因奇葩引发舆论的关注。此前,九派新闻曾报道,有网友发帖称,武汉一处公厕的女性标识为“凹”,男性标识为“凸”,令人不适。
把厕所标识设计成“男性爬墙偷窥”,既不尊重男性,也不尊重女性,无疑是一种低级趣味,雷人且低俗。
普通变抽象,抽象变低俗,厕所标识的问题,让人非常头疼。有些标识很抽象,让人看不懂,摸不清头脑;有些甚至低俗,含不良隐喻,让人感觉不舒服。这些为猎奇、吸引眼球,而绞尽脑汁设计的各种标识,将方便变得不便,实为哗众取宠,只会引来大众反感,将自己推向深渊。
诚然,厕所标识可以适度创新,但在追求艺术性之前,须首先保证功能性——清晰指引。厕所标识,要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一眼就能看懂,而不能本末倒置,使其沦为抽象的艺术表达。反人性化的“创新”,恰恰缺乏人文关怀。
卫生间标识属于公共信息标志,国家有推荐性标准。根据《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公共卫生间图形符号为穿西服的男士与穿裙子的女士,颜色只能使用黑色、蓝色、棕色等。标识牌必须固定贴在门旁而不能贴在门上,防止门开关时导致上厕所的人看不到标识。虽不强制,但并不意味着,就能随意发挥。
厕所标识具象化,一方面,饭店、商场等应加强审核把关力度,将低俗标识拒之门外。同时,提升公共洗手间服务细节,满足更多人的基本需求和体验。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不妨出台标识“负面清单”,在划定限定底线的同时,也为创意给足空间。
据了解,北京、南京、广州等城市,已对公共卫生间标识进行了统一规范。或明确图样和颜色,或要求文字说明,皆是回归本意之举。厕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形象。
大大方方地写个男女、简简单单地写个洗手间,怎么那么难?(正观评论员 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