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一个人想要独处实在是难上加难。在长时间被身边人和网络上杂七杂八事物裹挟着迷茫的四处走的人并不少。时间长了也不免有些许腻歪,想着逃离,想着独处,想着沉淀下来思考自己,可是又发现自己无处可去。每天在学校单位学习工作,肯定没什么独处的时间,回到家之后写作业或者整理资料,吃完饭也差不多该洗漱了。即便是在卧室的床上也基本是倒头就睡,没什么多余的时间。
有人会问,那既然这样岂不是没有时间认真独处了,也并非如此。有个地方叫厕所,以前的厕所臭气熏天,卫生极差,各种蚊虫孽生,实在是不堪入目。可自从“厕所革命”以后厕所已经干净很多了,其实也不失为一个参禅之地。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你在工作中试了好几次的方案都不通过,上面又布了新任务了,家里孩子还等着奶粉钱补习班钱。转眼又要到还房贷时候了,要用这么多钱,不禁浑身涌出了无名火,想嘶吼着释放出来又传来一阵无力感,想哭但是又没有眼泪,只是迈着步子捂着脸步入了厕所反锁了一个隔间的门。换成学生就是成绩下来了,又不理想;明明很努力的去做题试图啃透了可是这个语法和公式还是一知半解;只是看着成绩的数字就可以想象到回去之后的下场,脑中浮现了一阵委屈,又不知道怎么办,只好轻轻揉着太阳穴进了厕所从内反锁隔间的门......厕所也许是现在人们最后一个避风港了,以前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可是现在为什么只有步入厕所才能找到自己,找回那种熟悉又说不出的感觉,这是厕所的魅力。
在厕所里以手掩面深吸几口气,从兜里掏出一支烟点起来深吸一口吐出去,发现越抽越难过,想起来种种委屈不禁开始哽咽起来,刚吸进去的一口烟呛了一下连声咳嗽,咳出来些许眼泪之后不禁小声抽泣起来,抽泣完了把剩下的一点抽干净站起来擦了擦发红的脸颊和眼眶又恢复了平常充满斗志的形象,似乎已经有勇气面对了刚刚的烦恼,而是将那些愁人的事情一件件罗列起来准备攻克。这是厕所的能力。
再不近情理的上司也没有使劲敲厕所门布置任务这么过分的习惯吧,再严苛的父母也不能趁着孩子上厕所时候数落孩子吧,再严格的老师哪怕学生犯了要开除学籍的错也要等他从厕所出来再处理吧。上厕所的时间可以同时满足生理需求,思考人生,研究接下来的事情如何处理,想一想和自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当然也可以排空大脑什么都不想,进来时候垂头丧气出来时候还是一个豪杰,这是厕所的不可代替性。
这也想起来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小学性格还是蛮怪的,五年级以前没什么朋友。回家面对的基本上就是比较压抑的气氛,在学校闷完了一天在家里也闷。父亲在外应酬,后来去了广州。母亲无业,时不时的叹气和念叨。我印象最深刻的时候是有一次记事本忘记作业被母亲训斥了好一阵子。因此在厕所的日子基本上是每天最放松的时刻。每天在厕所“思考人生”过后,似乎就有面对那种气氛和以后惨淡生活的勇气了。这是我对厕所的一种情怀。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告诉大家,人都是脆弱的。在感觉扛不住的时候进厕所失态,不丢人,没什么的。这个厕所,不仅仅是排泄的厕所。你心里认为哪个地方是发泄情绪、整理思绪,让自己放松的地方,哪里就是“厕所”。当然使用“厕所”的前提是不影响他人。如果说上“厕所”是建立在他人不适甚至痛苦的基础上的话,就没有任何必要。
哪怕是现在,我也喜欢没事去厕所蹲一会,并非是真的需要。而是一种依恋和放松,一种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