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康市城乡许多新式厕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现代化的、园林式的、生态的、综合体式的、简易智能的、固定的、移动的这些造型各异、风格不同、功能齐全的厕所,为永康构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作为旅游“515战略”的重要举措,2015年初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推行“厕所革命”。近年来,永康市高度重视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把“厕所革命”作为推动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突破口。2015至2017年,永康市深入实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建设73座旅游厕所。截至今年6月,共建成旅游厕所73座,已圆满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到今年底,预计将再新建厕所17座,提前基本实现“游客为本、需求导向,政府引导、属地管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管结合、以管为主”的目标。
永康市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厕所革命”,对新建、改建的旅游厕所,经旅游部门或授权机构评定达到1A、2A、3A旅游厕所标准的,每座分别给予业主单位一次性补助5万元、10万元、15万元。
“我们希望以厕所革命为载体,在全面提升永康城乡形象的同时,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居住在永康是舒适的成为百姓的共同感受。”永康市旅游局局长徐广涛说。
在永康市前仓镇大陈村,让人绝对想不到的是,今年5月新建的一所公厕“第5空间”颇为吸引游客。昨天,记者探访了这个盛名在外的“网红厕所”。一座青砖小楼在绿树掩映之下,门前矗立着一块圆形石磨,上面赫然写着“第5空间”几个大字,对面还有一块刻有“放空”二字的石碑,一语双关、趣味横生。
走进大门是一个别致的小院,石板下是清澈的水潭,几尾红鲤在潭里欢快地扑腾着。穿过小院便是大厅,墙上古朴的木板上有一段线空间”作了注解:继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虚拟空间之后的第5空间。老式的椅子、精致的桌子,人们可以在这里安静地喝茶聊天,大厅两旁的柜子内摆放着对外出售的铸铁壶、手工染布等工艺品,还有各种书籍,为整个空间增添不少艺术气息。“第5空间”里还有自动售卖机、电视机、空调,打开水龙头可以放出热水,打开手机可以连上WiFi,似乎可以和咖啡馆媲美。
有趣的是,“第5空间”的男女厕标志分别是京剧脸谱里的大花脸和花旦脸;贴心的是,“第5空间”还特别设置了母婴室,可以让妇女在里面为婴儿换洗尿布、喂奶、洗澡。专门设置了“第三卫生间”,为残疾人、病人、老人等提供方便。
“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有上百人,很多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的游客对这里的手工艺品特别感兴趣,会买一些带回去。”“第5空间”的“管家”池爱昆说,“5月17日开张到7月底,仅仅两个月就有了1.2万元收入。”这种“以商养厕”的模式不仅解决了人工和管理运营成本,而且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
大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建伟说:“用打造精品景点的思维建厕所,不仅解决了村民和游客的如厕需要,更为村里增添了一个留得住人的景点,效果十分明显。”
如果说大陈村的“第5空间”是“时尚女郎”,那么永康市石柱镇塘里村的厕所就是“小家碧玉”。坐落在塘里村后山山脚的公厕与周边的景色融为一体,洗手台旁挂着几株吊兰,芭蕉、金钱草点缀其间,用染布制作的男女厕标志匠心独具,厕所内的每个厕位都有一扇别致的木门,让人有种回家的温馨感。
“这个公厕从设计到施工都由本村完成,我们遵循生态、绿色的理念,让游客有放松休闲的体验。”塘里村党支部书记孙朝厅说。
相比大陈村和塘里村的公厕,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的公厕又有另一番特色。用现代化、“高大上”来形容园周村纱帽岩景区的公厕一点都不为过。
远远望去,纱帽岩公厕充满了现代感和立体感,公厕入口是崭新的自动化感应门,里面除了设有男女厕位外,还设置了第三卫生间,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如厕不便的问题,里面的成人坐便位、儿童坐便位、儿童小便位、成人洗手盆、儿童洗手盆、婴儿台、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抓杆等设施尽显人文关怀。村里还贴心地在洗手池边放置了几盆绿植,一旁的烘干器为如厕的游客提供了更多便利。
“这个公厕由村里出资投入100多万元,采用较为高端的设施,村里还从日常保洁人员里挑选专门管理员,负责公厕的日常维护运营管理。”园周村党支部书记周双政说,“目前村里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改建了9个公厕,还有3个即将动工,分布在村口、纱帽岩景区、游步道、长城、办公楼等重要场所,实现了全覆盖,能够满足村民和游客的所有需求。”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桥流水家家乐,且因清风不犯愁。”大陈村有村民在微信朋友圈中这样描述今日的家乡。他告诉记者:“如果是几年前走进家乡,没有看见黑水就已闻到臭味,露天粪坑随处可见,邻里之间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发生口角。”是什么驱散了这个村庄的臭气?是什么改变了村民们的臭脾气?这位村民嘿嘿一笑:“关键是一个生活细节的改变。”大陈村从以前的“美丽乡村”建设到如今的“厕所革命”,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干部村民拧成了一股绳,铆足了劲头干事业,邻里纠纷少了,村风变正了,村民关系更和谐了,潜移默化中,村民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前要方便的时候田间地头随便解决一下了事,现在村庄变得这么美,还新建了这么有档次的公厕,大家都变得文明了。”一位村民如是说。
永康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厕所是一个特殊的聚集交流空间,除提供便利舒适的必要设施之外,还可以展示特色文化,随着厕所环境的优化、功能的增加,音乐、书籍、书画、工艺品等都进入了这个特殊空间,让游客在解决生理需求外还能得到文化和美学的熏陶,从而愉悦身心,提升素养。
目前,为期3年的“厕所革命”已经走到最后阶段。有专家指出,我国厕所问题由来已久,到现在仍然发展不均衡,一些地方开始注重建设高端、创意、生态厕所,向发达国家看齐,另一些较为落后的地方却在卫生条件方面尚有差距。未来,利用新技术也将成为重要方向,例如通过建设沼气池实现能源再利用,在缺水地区考虑采用真空处理技术、泡沫封堵技术等方式处理排泄物,让生活生态环境更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