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文化是各有各的特色,厕所也是。下面是国内10个景区公厕以及国外10个经典公厕设计,大家来看看哪个最有创意。
人性化的母婴室与休息室遍布景区内,宽松的沙发、座椅、饮水机,搭配轻音乐、装饰画和鲜花,让游客在如厕同时,享受放松的休闲度假时光。
无障碍厕位向残障人士、儿童、哺乳期妇女提供贴心关爱。儿童厕位造型卡通的垃圾桶,让小朋友爱上文明。
酷夏洗手池旁的冰块,寒冬24小时不间断的热水,令尊重变得可触可感。游客打开水龙头即可免费享用水质达到欧盟标准的直饮水。
泡沫封堵式循环水环保技术的使用让“零污染、零渗透、零排放”成为了可能,让满足游客需求与节约管理成本得到平衡。
外形不拘于传统,数量布局日趋科学,厕所在此成为景观构筑物,在基础功能之外拥有了美化、人文、愉悦的功能。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景区通过时下风行的二维码,建立起与游客互动的便捷渠道。游客不再仅仅是厕所的使用者,也成为了谏言者。
多变的天气里,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以及独特的管理方式,让长白山旅游厕所建设工作位居吉林省前列。
厕所服务的提供者不再局限于景区,“贴心城管”APP提供厕所指引,以商养厕缓解数量压力,社会力量群策群力解决如厕难题。
“牛首山捌厕”匠心独运,用简约的设计线条,环保且价格低廉的材料,描画出八个蕴含东方禅意的公厕。
捌厕以厕点景,或隐入竹林,或掀地而起,成为牛首山一道独特风景,更入选全球最美厕所榜单。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甚至因此受到更多关注。
外在美的同时,牛首山旅游公厕内部的设计也处处彰显人性关怀。休息区的设立,则丰富了公厕的功能与内涵,为游客在观景之余,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碎瓷片装饰的厕所墙面,仿造青花瓷的洗手池,陶瓷元素的指示路牌,典雅的细节展现了充满东方质感的陶瓷文化魅力。
重檐式的屋面设计,凸显建筑的立体感与层次感,入口处借用徽派门头处理,与原有厕所风格呼应,使整体建筑融入古窑文化的大主题。
九座星级厕所合理布局,由专人管理,实行“一人一厕、一次一扫”,及时保证卫生干净,无不彰显古窑人的细心与用心。
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和技术,参与旅游配套设施投资和运营,改变了过去完全由政府包办公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等传统做法,极大节约政府人力物力投入,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其中,能精确计量如厕人员数量,根据等候情况,使用自动转换技术合理安排厕位,为破解高峰时期男女厕供需难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厕所内像艺术品一样的装饰吊灯让人念念不忘,干净整洁的洗手台、温馨便利的母婴间,给人一种清洁、舒适、悠闲的家的味道。
另一方面,黄陂区积极开拓全域旅游,旅游厕所覆盖了木兰旅游区的集散中心、旅游景区、旅游宾馆酒店、旅游环线、旅游咨询点、农家乐等。
现已形成以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大片综合服务区的“点面”结合的旅游厕所网络,成为全国旅游公厕建设的公认标杆。
独辟蹊径,用“透明厕所”颠覆了大众对厕所的传统认知:落地玻璃幕墙让如厕的同时饱览风光成为可能,观景平台使排队等候的枯燥不再难捱。
厕所在这里不仅是为游客缓解内急的场所,更是灵感创意与现实世界碰撞出的火花。无需遗憾辜负春光,群山、田园俱在眼前。
大胆创新的设计重新定义了厕所,找到了环保、智慧、人文、休闲的最佳组合方式。
全石木结构,巧妙融合园林风景与厕所风格。设施完备,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古朴与现代并存,美观性与实用性兼备。
在这里,泡沫微生物环保厕所取代打包式厕所,实现了高寒景区厕所环境零污染、臭味全祛除、保温新突破的目标。
为营造舒适的如厕环境提出的“两拒绝,三提倡”(拒绝低俗文化,拒绝广告植入;提倡景区文化,提倡人本文化,提倡并兼顾现代需求)理念,值得各景区参考借鉴。
考虑到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障人等游客的需求,黄果树景区厕所的建设宗旨是反对奢华,以实用为主。
周到完善的管理服务令造访的新加坡总理发出感叹,没想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厕所管理这样好。
在外观设计上,黄果树景区厕所突出山地生态旅游特色和自身特点,注重建筑风格与环境相协调,采用当地特有的石材和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尽量体现建筑美观、地方文化,传递本土信息。
外表类似爬行动物鳞片,由近300个垂直排列的铝条组成。根据太阳以及观察者的位置,会产生闪烁效果。
厕所屋顶和门板由钢板制成。这些部分交错排列以控制视野,还可以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来。
这个厕所安置在樱桃树、李树和桃树之间,由透明玻璃制成。在花园周围设有两米高的木质卷筒墙。
厕所与简约的外观设计相结合,用黑色混凝土制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的蓝色和绿色相比,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其设计打破了人们通常认为厕所封闭的黑暗环境。每个房间里有LED面板,使用者可以观赏水滴、彩色波浪等各种视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