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旱厕又脏又臭,现在水冲式厕所既好看又干净。”7月27日,记者在郧西县城关镇小河村6组村民申国军家看到,改造后的农厕干净整洁,蹲便器、洗手台等一应俱全。
小小厕所,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社会文明。近年来,十堰市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建设“六件事”之一予以强力推进,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如今,农厕面貌由“脏乱差”变为“洁净美”,美丽乡村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厕所问题是最基础的民生问题,关乎群众的生活质量。”7月22日,郧西县城关镇副镇长祁飞说,“近年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绿色低碳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部署要求,把‘厕所革命’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努力争取各项政策,全力改善乡村面貌,让农村成为打卡地。”
该镇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中,重点聚焦“谁来改厕、怎么改厕、如何提质、由谁维护、粪污去哪”等环节,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按照“清底数、制计划、定标准、明措施、出方案”的基本思路,科学合理选择改厕模式,统筹推进改水、改厕和污水处理等工作。在农厕改造过程中,该镇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理念,对集中居住农户采取“水冲式厕所+三格化粪池+沉淀池+小湿地”四件套的模式,对偏远分散居住农户实行“单建联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进屋入院一批、纳入设施一批”的办法,确保厕所污水应收尽收、资源利用。
截至目前,该镇共拆除旱厕430余座,新建或改造单厕、联建厕所、公厕240余座,直接受益6300余人,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在我市广袤乡村,农厕因“厕所革命”改变了“脏乱差”的形象,不仅方便村民生活,也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竹山县溢水镇东川村,看到房屋依山傍水而建,一幅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跃然眼前。“以前的旱厕臭气熏天,一到夏天蚊蝇乱飞,现在跟以前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村民郭咏梅对改造后的厕所很满意。
“厕所等基础设施完善了,来玩儿的游客越来越多。”在郧阳区茶店镇樱桃沟村,不仅家家户户进行厕所无害化改造,村里还建起公共厕所,青砖搭建的洗手台、石槽打造的洗手池、竹编制的厕门,让整座厕所乡土气息浓厚。
在张湾区黄龙镇斤坪村黄龙壹号生态观光园,公厕造型与农业科技园区风格一致,获得众多游客好评。
“经过一年多的攻坚,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主动参与厕所改造行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累计建改农村户厕52.58万户,建成农村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21个。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