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的窗口之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厕所设计目标已经超过了解决基本生理需求这一最低标准,不再是画一个富丽堂皇的效果图、配几个高端大气的马桶那么简单。
整合性的生态厕所解决方案是借助“设计思维”的方法,遵从生态设计理念和循环经济目标,融入技术和商业思考,从系统层面进行整合设计,努力推动厕所革命的持续发展。好的厕所设计可以帮助使用者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塑造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并参与构建一种新型的厕所文化。
整合性的生态厕所解决方案基本原则包括人本设计、生态优先、商业可持续和文化塑造,其中人本设计是第一位的。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对人的各种如厕需求的理解和关怀是设计的基本内容。人本设计强调包容性理念,特别是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关注。生态优先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未来设计的核心议题,商业可持续可以理解为设计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文化塑造强调尊重文化差异与习俗, 转变大众对厕所的认识与观念,将健康、卫生、环保的理念植入设计中,共建新型的厕所文化。
要设计好理想的生态厕所,尤其应注重体现安心感。在体现安心感方面,一是注重通用设计,消除障碍。每个公民都有自由出行的权利,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基础建设还没有办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例如挡在轮椅使用者和厕所之间的障碍可能只是一级5厘米高的台阶;挡在老年人和厕所之间的障碍可能只是马桶旁边的一节扶手;挡在儿子推着行动不便母亲如厕面前的障碍可能只是一间独立单人厕间。因此我们需要增加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扶手、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等设施设备来满足更多群体的如厕需求。
二是消灭盲区,保障安全。阴暗的环境不仅会让人产生潮湿、污秽的印象,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提高亮度、减少视线盲区是增加安全感的好方法。厕所革命展示了很多新建厕所,部分厕所虽然厕间照明充足,但是厕位内照度不足,如果厕位内部地面有水渍,而使用者没有看清,很容易发生危险。很多老旧厕所白天采光尚可,夜间照度严重不足,除了会发生意外磕碰,还可能诱发刑事犯罪,因此对于厕所照度必须加以重视。此外,狭小空间的未知区域会引起使用者的不安,厕间布局应尽量避免视线死角。
三是保护隐私,保障尊严。公共厕所属于较为私密的空间,使用者的个人隐私应受到保障。例如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老旧公厕只满足了基本如厕需求,很多城市的老城区还是大通排的公厕。而随着时代变迁,老城区人口减少,多数家庭都有了厕所,现在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给厕位加上隔板,保障如厕者基本尊严;在一些厕所设计中,设计师没有考虑视线反射问题,从洗手区的镜子中直接可以看到小便区,给如厕者、路人造成了尴尬。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刷脸取纸、面部识别人流统计等智能化设备在越来越多的厕所中出现,值得警惕的是数据安全问题,数据被盗取会造成社会与经济的损失。
理想的生态厕所,也要注意提升易用性,好的公厕应该避免“反人类设计”。一是不应该让用户费解。作为公共设施,公厕应该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行为习惯,不要让用户去猜设备的使用方法。二是应该符合正常的使用习惯与人机尺寸,设计师应当熟悉常用的人机尺寸,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三是应对保洁员友好。作为公厕卫生环境一线的守护者,保洁员的需求和建议十分宝贵。例如深色洗手池台面上的水渍明显,采用浅色可降低保洁员的保洁频率;洗手区烘手机应放在洗手区台面附近,可以避免手上残留水滴落在洗手池到烘手机之间的地面上,减少地面湿滑问题。
公共厕所作为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中的一环,将人本设计原则运用到公厕设计中,能够为居民带来便利和美好的体验,让更多的群众享有公平的社会服务。
推进智能建造是建筑业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答之卷,也是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古树名木历经风云变幻,阅尽世间沧桑,它们是活着的历史,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春城形象。周恩来总理亲手种下的油橄榄、海埂公园连绵数里的百年桉树群、金殿公园内400余年树龄的紫薇……云南省昆明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各类古树名木。目前全市共有古树约5.49万株、古树群147个,涉及58科、140属、约270种。
日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保交通、保民生、保安全、保环境”为目标,抢前抓早、全力筹备,提前完成清冰雪作业队伍、车辆、设备、卸雪场地及相关物资准备,全力保障群众安全过冬。
今年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活动推动下,沈阳市商品房销售逐步回暖,市场信心提振。10月,沈阳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4%,实现了今年以来单月同比的首次正增长。
近日,从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751.6万吨/年,基本满足省内利用处置需求。
运料车与摊铺机来回穿梭、工人们忙着铺设沥青……近期,吉林省长春市柳影家园小区路面修补工作紧张有序进行。改造前,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道路坑洼不平、方砖缺失破损。为此,当地进行小区路面填补、平整方砖步道、更换翻新边石,打造平整坦途,助力居民安全便捷出行。
专家解读 邓郁松:10月商品房销售同比“转正” 房地产市场初现止跌回稳迹象